猜猜北京图书馆飞檐上的神兽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3/10/17 14:58:44  浏览次数:5286次
分享到:

斋主闲来无聊随手拍摄了文津街北京图书馆楼顶飞檐上的神兽,请问各位看官知道这些神兽的名称吗?与图书馆有什么关系




博主补充:

转帖: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动物,重脊的排头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人,其后是一排小兽,最后面有一个较大的兽头,便是“垂兽”。仙人与垂兽之间的小兽统称“走兽”。走兽的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数量的多少是依宫殿的大小、建筑的等级而定的。走兽最多可达九只,随着建筑等级的降低而递减。小兽的减少是从最后一只依次往前减的。故宫太和殿上的走兽数量最多,而且是中国古建筑中唯一有十个走兽的特例。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等都是九个(减去行什),坤宁宫为七个,东西六宫为五个,一些门庑和琉璃门顶上仅用一至三个。 
骑着凤凰的小像叫仙人,又称真人或冥王。在屋檐的顶端安置这个“仙人骑凤”大概还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含义。 
太和殿的走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音suan ni)、狎鱼、獬豸(音xie zhi)、斗牛、行什。 
龙,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它是一种仁鸟,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狮子,在佛教中为护法王,是勇猛威严的象征。《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天马、海马,前者追风逐日,凌空照地,后者入海入渊,逢凶化吉,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都是忠勇之兽。 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狻猊,形状象狮子,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它头披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名“披头”,凶猛残暴,吃虎,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獬豸,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螭,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行什。造型象只猴子,但背有双翼,手持金刚杵有降魔功效,又因其形状很象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放在屋顶,是为了防雷。 
选择这些神话动物作饰件,首先是为了突出殿宇的威严。其次还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的寓意。将它们置于屋脊之上,以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2e4zi.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