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史话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5/11/13 10:20:40  浏览次数:4657次
分享到:

    图书馆在殷商时代已经萌芽,当时人们把甲骨文按“三册”“祝册”分类的方法保存。到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藏书的地方。《史记》载,周朝已有正式的藏书机构——藏室,并有“守藏室之吏”,专门负责图书管理。

    秦统一中国后,在阿房宫设立了宫廷图书馆,并设御史负责管理。汉高祖刘邦命令萧何搜集秦朝官方所藏图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图书馆——石渠阁,后又增设天禄阁专门搜集图书文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秘书郎郑默对皇家藏书进行了校定、整理,并编辑了国家藏书目录——《中经》,开创了我国图书分类的“四分法”。晋元帝时著作郎李允造《四部目录》,确立了图书“经史子集”四分法体系,一直沿用了1000余年。

    隋朝建立了东部官文殿,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唐代建立了弘文馆、崇文馆,秘书监魏征等人整理图书,编成了《随书·经籍志》,记载了我国上古和中古时期的图书事业的发展情况。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宋代图书馆沿用了五代时期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馆和宫廷藏书的“秘阁”,合为四馆。

    元代的崇文院是有名的图书馆,明代的文渊阁、皇室宬及内阁都是皇家图书馆,清代在内阁翰林院、国子监、皇室宬等处都设有收藏文献古籍的图书馆。乾隆年间编纂了“四库全书”,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朝廷在北京等地修建了收藏此书的“七阁”,分地收藏。

    1894年《教育世界》第62期中的《拟设简便图书馆说》一文中,最早出现了“图书馆”一词。1904年湖北省图书馆诞生,并正式启用了“图书馆”三个字。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并成立了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我国近代图书馆得到长足发展,民国时期全国图书馆超过5000所,也是我国历史上图书馆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图书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藏书馆都统一以“图书馆”冠名。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原文链接:http://www.smxdaily.com.cn/html/smxrb/2015/11/13/201511132897.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