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仓储的“鸡肋”现象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也称为“机构知识仓储”),正在得到一些研究机构的认可。
截止到2011年2月26日,在OpenDOAR上注册的机构仓储有1873种,中国有10家,大陆地区有4家,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系机构库、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厦门大学。在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ROAR)上注册的机构仓储为2172种,中国有13种,大陆地区增加了浙江大学、奇迹文库、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肺癌杂志。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一些知识仓储,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机构仓储等没有进行注册,但通过对国内外机构仓储的关注,可以把目前国内外机构仓储的现状可以归纳为:
1.机构知识仓储还未深入人心。超过53%的研究人员“从未听说过”机构仓储。
2 .机构仓储正得到研究机构的重视。这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机构仓储的新版本发布及想方设法提高仓储文献系统性的努力中不难看出。
3.从仓储个数、仓储文献数量、访问量上看,中国的机构知识仓储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4.国内外机构仓储的作用还有待提高。目前除了CiteSeerX、Highwire、DOAJ当少数开放资源较多的仓储有较大的访问量外,大多数科技人员还是把一些专业期刊、数据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大多数机构仓储还没有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在众多的知识仓储中,只有ArXiv由于预印本文献的质量高,形成一定的影响,而大多数机构仓储反映平平,变成公开发表文献的成果库。
机构知识库中的各方需求
机构知识库的原始动机和解决科技文献费用的承受性密切相关,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机构知识库在解决资源费用上的成效不太显著,但其产生的其他积极影响,为机构知识库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机构知识库建设方的需求
机构知识库的机构源动力主要有:
1.机构知识库是机构历史的重要组成
机构成员发表的作品是机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2.机构知识库可集中展现研究成果
机构成果的集中显示,不仅仅是展现机构科研实力的一扇窗口,对成果取得者也是一种肯定,可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3.机构知识库可成为机构创新的摇篮目前的创新大多通过论文、专利形式来体现,而机构知识库文献的评审过程和传统期刊采用的同行评议机制相比,效率更高,在维护首创权方面提供了一种选择。
这一点从2006菲尔茨奖授予在ArXiv上通过预印本给出“庞加莱猜想”证明思路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等三人而没有包括给出最后证明的中国数学家朱熹平的事件中不难看出。
4.提高机构成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机构知识库属于开放存取的绿色道路。把机构成员成果集中起来形成机构知识库,实现基于学术研究目的交流,让更多的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将会提高机构成果的影响力。
对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可能还会有其他初衷,如降低数据库采购费用,便于和其他机构知识库进行交换分享等。
机构成员科研工作的需求
机构知识库的来源和用户为机构成员,虽然机构成果库的建设方为机构,但主体为机构成员。科研人员的需求体现在:
1.最新科技信息的便捷获取
科技人员需要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并获取到需要的文献,要求及时、全面。公开的一些知名期刊(如电器领域的IEEE系列期刊、生物领域的cells、Plos Biology)、数据库(如Elsevier、Springer、万方、知网)、开放存取知识库(如DOAJ、Citeseer)、基金项目网站(如基金委网站、万方学术会议网站)更能满足研究人员这方面的需求。
2.信息的过滤、精选
科技人员都期望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来获取尽可能全面的有价值的信息。SCI、EI的价值就在于帮助科技人员从越来越多的产出文献中遴选出高价值的文献。
3.学术社交和交流
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知名专家的所思所读所作,结交自己所在领域的同行,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和思维碰撞,更需要像Researchgate这样的科研社区和QQ、MSN、飞信之类的即时通信工具。
4.文献管理的应用
需要便捷地管理收集的文献。CiteUlike、connotea、EndNote、Mendeley、Refworks、NoteFirst等网络版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以及“网博士”网页捕获工具,会为一线研究人员提供更实在的服务。
5.成果发表
科研人员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而目前发表渠道是期刊、会议、专利、承担项目。机构知识库的预印本的社会承认度和大多研究人员的期望还有距离。
机构成果库向知识服务平台进化
机构知识库本来的定位就是机构成果库。机构成果不仅仅包括经过同行评议后被社会认可的公开发布成果,也包括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课件、讲演稿等。目前大多数机构知识库大多基于这样的定位,这种定位也是机构知识库倡导者的初衷,对机构文化形成、历史记录、机构影响力提升都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但目前机构知识库和机构成员需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首先机构知识库的内容仅仅有机构成员作品,而且往往滞后很长时间,其全面性和及时性存在先天不足;机构知识库作为机构成果库,主要目标是机构成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能进行内容的遴选,虽然这些文献都经过了同行评议,但内容的良莠不齐是难免的;机构知识库现有的技术框架Dspace和Eprint都无法提供文献管理和社区交流功能。正是机构库建设中建设者(机构)和用户(成员)的需求不一致,导致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鸡肋化”现象。
在机构知识库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加州大学的Highwire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教案。Highwire因为不仅仅是加州大学出版的期刊文献、该校师生的成果存档,还把很多期刊的文献进行集成;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教案的成功是源于开放的策略、网站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教案的质量,目前已经扩展为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
如果能把机构知识库演化为科研人员需要的机构服务平台,在满足机构需求的同时,满足机构成员的需求,这必将推动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消除“鸡肋”。但建设知识服务平台需要更多的技术、资源、设备支持,还可能涉及机构之间的协同和机构知识库文献分享的版权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机构知识库亟需突破和改革。
未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构想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应具备“机构”、“服务”的二象性。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机构”属性
机构是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主体。要确保机构知识服务平台机构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机构成果库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要成为机构成果展现的窗口、机构历史的载体、机构文化的阵地,实现机构成果、机构历史的永久知识库。
机构成果不仅仅包括经同行评议的公开成果,也包括课件、讲座、培训等内部成果。
2.机构科研成果管理平台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要包括科研成果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1)成果的自动审核功能:到相关数据库查询成果真实性。
(2)汇集功能:把成员提供成果自动汇总为机构成果库。
(3)分类功能:支持按领域、部门、成果类型自动归类。
(4)统计分析功能:提供部门、成员的成果的定量统计结果,分析机构成果的变化趋势等。
(5)项目过程管理:在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6)项目自动申报:如果可能,还需要和国内外项目申报(如基金委项目、省市科技项目)实现自动关联,支持预审和自动送报。
3.机构信息集成系统
(1)已有系统的无缝对接
把机构已有的机构网站信息、办公系统、图书馆信息系统,在不增加任何人工负担的情况下,无缝集成到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实现机构已有办公系统、信息系统和知识服务平台的总集成。
(2)购买资源的集中检索
在不违反版权协议情况下,机构知识服务平台要实现机构购买资源的集成、永久知识库,并提供便捷的检索使用通道。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属性
这里的服务属性主要是针对机构成员个体。知识服务平台应该覆盖知识获取、管理、应用的环节。具体描述以下:
1.知识获取平台
知识获取从动机上可分为目标性知识获取和积累性知识获取。
(1)目标性知识获取
目标性知识获取就是为某一项目、某一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到相关的信息。目标性知识获取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的论文撰写、科技人员的项目实施、产品研制等都需要目标性知识获取。
目标性知识获取的文献不仅包括最新的理论,还包括专利、数据手册、技术报告等实用信息。
目标性知识获取的文献需“精读”。
目标性知识获取的最有效方案为搜索。目前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丰富的搜索功能,但遗憾的是,某个技术人员需要的文献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中,因此,需要在众多数据库中逐个搜索。可以预见,提供到众多专业数据库“一站式”搜索的“元搜索”将成为未来科技搜索的方向。
(2)积累性知识获取
积累性知识获取没有特别强的目的性,是为知识积累而进行的知识获取。电视新闻、报刊、网站的浏览都属于此类。
积累性知识获取的最佳方式为订阅。
目前大多数专业数据库、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新兴的微博也正以一种新型的订阅改变着“订阅”的习惯,从印刷版、邮件订阅方式,正在向移动终端发展,从期刊、网站的订阅,正在向人、专题的订阅发展。
订阅不仅仅包括纯专业资讯,也包括基金项目申报、学术会议等信息。订阅的内容不一定详实,不一定需要精读,需要不占用过多时间。微博的方式是积累性知识获取的新型方式。
2.工具
(1)参考文献管理工具
包括用户自己收集文献的分类、笔记、搜索、全文关联,更重要的是论文写作时自动形成参考文献。
(2)科研成果便捷自动申报工具
在先前的机构知识库的调查中,有相当部分研究人员把成果提交的繁琐作为不愿操作知识库的理由。目前的机构知识库存在更多的是机构需求,而机构成员从机构知识库中感受到的服务的吸引力不够大,他们提交科研成果,如果不考虑考核的原因,那么更多是义务和责任。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具有文献管理功能,由于研究的延续性,大多科研人员会在论文中引用自己的公开成果,也就是说大多研究人员会把公开发布成果纳入参考文献管理范围,而且公开发表成果能在科研社交平台中提高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力,若在结识同行、群组申请获取等方面获得“加分”的话,研究人员就愿意填写个人成果。而填写的信息可以自动作为个人科技成果提交给机构,以便进行存档和管理。
(3)即时通信工具
好友、同行间、团队间的即时通信、交流。交流是人类的普遍需求,自然也是科技人员的基本需求。
3.科研社交、协作平台
科研社交主要是结识同行。目前社区网络服务SNS的流行,印证了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科研人员也需要专属的社区来结交同行,就共同话题进行讨论。
个人单打独斗进行科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被科研协作所代替。科研项目团队、开发团队、导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都需要内部沟通、文献和文件分享、任务通告等。以研究生导师团队为例,每个研究生都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但大多数人存储在个人计算机上,毕业之后大多没有留给导师,造成团队文献传承问题。如果在开发团队中,每个人收集的文献都能得到便捷的分享,一是可提高整个团队的水平,二是可营造出团队气氛,孕育团队文化。
机构知识库对一个机构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由于机构需求和成员需求的不一致,截止目前,发展前途尚不明朗。如果能兼顾机构需求和成员二者的需求,机构知识库将进化为机构知识服务平台。
目前微博、社交网络服务、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网络化都为机构知识库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念和技术,可以预计,机构服务平台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转载自:http://www.edu.cn/tsg_6497/20110914/t20110914_683537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