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可以存储海量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访问 李晓/摄
□本报记者 王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也更加丰富。传统图书馆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人们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数字图书馆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访问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而出现的产物,是当前图书馆现代化研究的热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它已经成为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电子出版、数据数字化、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与普及,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也加快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步伐,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信息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相继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逐步建立信息网络,支持国家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社会正在快步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在此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形式应运而生。
一些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陆续将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工程和国家级战略研究方向,世界图书馆事业全面进入数字图书馆发展时期。1990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启动关西数字图书馆计划;1993年,英国启动电子图书馆计划;1994年和1998年美国先后启动数字图书馆先导研究一期和二期计划;2000年法国启动“文化精品数字化”项目;2005年欧盟启动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开通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2010年中、日、韩三国国家图书馆共同启动了亚洲数字图书馆计划。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实践已经经历了资源的大规模数字化、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发和集成服务系统的建设阶段,进入了较为成熟的稳步发展时期。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在我国,数字图书馆起步较晚,其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信息交流环境剧烈变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以光网络和3G为核心的下一代通信网络、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迅猛发展,三网融合加快推进,手机上网、互联网电视、数字电视等跨网络业务发展迅速。
第二,数字资源内容日益丰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资源的生产,据调查,全球新产出的信息量每3年翻一番,大约90%的信息都以数码形式储存在某种计算机装置里;截至2010年年底,中文网页数量已达600亿页,年增长率达78.6%。与此同时,文献的出版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出版日益普及,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电子书总量已达115万种,年新增18万种;单独出版的电子报已达700份以上,电子期刊已近万种。人们置身于一个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环境中,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资源。
第三,知识获取途径日趋多样。数字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日益普及,从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发展到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无线阅读,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32.8%,其中23%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搜索引擎及各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对图书馆开展基于全媒体、多终端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预见,未来的信息技术还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社会信息交流环境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这一切给数字图书馆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还有更加深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革。图书馆界必须直面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和把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
平台建设初步形成
数字图书馆是高科技的产物,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数字图书馆高度依赖于现代高新技术,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的研发一直没有中断,特别是针对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围绕数字资源制作、管理、组织、存储、访问、服务的技术支撑环境。
记者了解到,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是中国科学院在2001年年底启动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采用开放、集成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构建了科学研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文献信息支撑系统。旨在建立和维护中国科学院全院网络共享的科技信息保障环境,提供全院“一体化”和“一站式”的科技信息服务。图书馆通过组团、联合采购和补贴等多种方式为中科院全院开通了大量数据库,其类型有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西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一个由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冶金信息院情报所、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等多家国家级文献信息机构组成的虚拟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中心通过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较完整地收藏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制定数据加工标准、规范,建立科技文献数据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多层次服务,面向全国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服务。该中心提供快速检索、普通检索、高级检索、期刊检索、分类检索五种检索入口。它提供目录查询功能,能够查询馆藏目录、联合目录、西文图书目录和中文图书目录四种目录。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是国家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一个合作项目。它由设在北京大学的CALIS项目管理中心联合各参建单位,建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其数字资源引进了一系列国内外文献数据库,采用独立自主开发与引用消化相结合的道路,开发了联机合作编目系统、联机公共检索(OPAC)系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CALIS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公共目录查询、信息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网络导航等网络化、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
从以上几家数字图书馆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大大提升了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组织与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了自主建设、引进建设和合作建设等多种建设方式,以及包括购买、数字化加工、网络资源采集、网络资源导航、受缴、受赠和交换等在内的多种建设途径。根据需求牵引的原则,建设了一批面向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科研教育人员、企业等各类型用户的数字资源。
为加快建设积累经验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一批863、973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数字图书馆研究项目取得重要成果,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各地陆续开始建设数字图书馆,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一些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数字图书馆项目纷纷规划或立项建设。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在网络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图书馆服务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为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介绍,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图书馆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务院要求,工程要“联合各部门和各地区有条件的图书馆参与建设,共同构建分布式的全国数字图书馆总体框架体系”。经过六年的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在软硬件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与数字图书馆服务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一个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作为数字图书馆的早期服务形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并积极探索了面向基层的服务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的不断递进,各数字图书馆系统开始更加关注用户的信息活动,建设的重点也逐步转向以用户服务为核心,在充分调研各自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针对性服务。例如,国家数字图书馆提出了“边建设、边服务”,通过区域全覆盖方式逐步推广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提出了“资源到所、服务到人”的服务理念,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科研人员的研究环境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已从互联网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网络平台逐步拓展,并逐步实现由“单屏”到“多屏”的转变,许多数字图书馆系统已经开始通过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电子触摸屏等终端推出新媒体服务。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界面越来越友好,使用越来越方便,并且开始通过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提供特殊人群服务。
这些已经形成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和各类型数字资源库,成为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平台,也为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周和平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指出,建立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形成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显然,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路上,除了积累经验还要直面问题,这样才能更快地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总而言之,数字图书馆拥有资源规模海量、资源内容有序、多种媒体服务、平台高度共享等特点,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发展的新形态,大大提升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了服务范围,丰富了服务手段,也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a923b0100vtqu.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