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印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比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construction in China, Japan, and India
朱梦皎Zhu Meng-jiao 武夷山 Wu 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发表于《图书与情报》2012年第6期)
【摘要】机构知识库是开放存取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解决学术危机的一条途径。但是我国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较欠缺。文章统计调查了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数量,并主要与目前日本、印度两国的高校机构知识库情况作了一些对比。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开放存取 高校 日本 印度 比较分析
Abstract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 for short) is a significant wing in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 and a feasible way to solve the academic cris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both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China’s university IRs reveals their deficiencies. The number of Chinese IRs built by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is estimate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eater China, Japan and India in university IR building is made.
Keyword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pen access Japan India comparative analysis
虽然学术和科研资源在迅速增长,但受限于现行版权制度,想要获得学术资源却绝非易事。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的学术期刊,价格日益高涨,而图书馆资金却相对削减,以此衍生出的学术期刊危机也就意味着学术交流危机。为了有效实现学术和科研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出了所谓的开放存取运动(Open Access,简称OA),其中包括了开放期刊和开放典藏库两个方面。后者也称作机构知识库[1](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为人所知。而所谓机构知识库即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将这些分散存储的学术信息集中起来,再通过校园网甚至通过校际之间的协议,开放利用这些学术信息资源[2]。
机构知识库的建立对解决“学术交流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传播和共享利用,还能有助于高校或者研究机构本身的知识管理和学术资源的长期保存。同时由于提高了论文的可获得性,文章的被引次数继而提高。对学者和机构来说有助于提升声望;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也有助于提升刊物的影响因子。
OpenDOAR、ROAR和DOAJ一同构成当前网络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的主要平台。前二者主要针对机构知识库,而DOAJ则是针对开放期刊的。
openDOAR(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是由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和瑞典的伦德(Lund)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2月共同创建的开放获取仓储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机构名称、国别、学科主题、资料类型等途径来检索和使用这些仓储。其收录的每一资源库均由OpenDOAR人员进行检视,非以自动化分析方式处理资讯,以确保提供资讯拥有高品质及一致性。ROAR(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开放获取仓储登记系统)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创立,除不收录DOAJ范围的信息源外,收录所有开放获取的信息资源。由于收录方式的差异,因此ROAR所收录的范围和数量较之openDOAR都要更广更多,而openDOAR则显得更为精确和谨慎。
自2003年开放存取国际会议首次召开至今这近十年中,机构知识库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地理上的不平衡状况还是很明显的。
美国和欧洲等地区是机构知识库建设方面的领跑者。根据openDOAR,截至2012年5月6日,北美洲的机构库数量达到472个,其中美国的机构库数量达到了396个;欧洲的机构知识库数量为1022个,其中德国有152个,英国有207个;而在亚洲,中国的机构库数量为34个,日本有137个,印度有54个;澳洲有69个机构库,其中澳大利亚建设56个;南美洲现有153个机构库,其中巴西拥有62个。非洲的机构库数量也达到了50个。
亚洲和欧美在学术发展和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情况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中国、日本和印度都是亚洲国家,并且都是非英语国家,因此具有可比性。
我国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落后的。除了数量少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问题往往不为大家所重视。
(1)科研人员对机构库的认知度不高。曾苏[3]等对机构库的建设问题做了调查和研究,他们发现科研人员对机构库的了解程度较低,很少有用过机构库的。由于认知度不高,对于机构库的需求就显得模棱两可了。
(2)博弈现象影响文献贡献量。开放存取网站的形式和传统的期刊模式不同,学者的重视程度尚未提高。崔景昌,刘德洪[4]通过研究发现尽管研究人员知道选择开放获取渠道发表论文,名望结果会更好,但在不明确其他人的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做出保守选择,即发表于传统期刊。因为从学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开放存取渠道并非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个人的理性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
(3)版权及期刊政策的限制。我国的版权政策对各种情形下著者和出版社的权利划分不明。学者在机构库中只能公布一些未发表的作品、公开的资源、删改版的已发表文章,或者来自于期刊的预印本,与实际印刷出版的文章有一定的区别。这同时也是导致机构库的内容可用性欠佳的一个原因。
(4)组织建设难度大。虽然拥有庞大的学术资源,但是对于国内的高校,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来说,要组织建立机构库还是困难重重的。无论是人力财力物力都不够充沛。尤其是我国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的运行机制不同,在所受的支持力度方面和资源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将以高校机构库为切入点,并通过中(本文指大中华地区)、日、印三国的高校机构库建设情况的对比,来描述我国高校机构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根据2012年4月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公布的全世界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排名,亚洲排名第一的是台湾大学机构典藏,处于整个排名的第16;排行榜前200名中,12个机构库来自大中华地区,但都属于台湾或香港,有11个机构库来自日本,一个机构库来自印度;而中国内地的高校机构库没有一个处于前200名,排名最靠前的厦门大学是第252名。
表2-1 排名前250名的中、日、印机构知识库
排名 |
国家或地区 |
机构知识库名称 |
链接 |
16 |
台湾 |
台湾大学机构典藏 |
|
37 |
日本 |
京都大学研究信息资料库 |
|
70 |
台湾 |
台湾国立清华机构典藏 |
|
72 |
日本 |
北海道大学学术及学术论文集 |
|
73 |
日本 |
九州大学机构典藏 |
|
79 |
日本 |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机构库 |
|
89 |
台湾 |
台湾政大机构典藏 |
|
90 |
台湾 |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机构典藏 |
|
92 |
台湾 |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机构典藏 |
|
98 |
日本 |
东京大学机构知识库 |
|
122 |
印度 |
印度科学理工学院ePrints |
|
138 |
日本 |
冈山大学学术成果库 |
|
150 |
日本 |
千叶大学的学者和学术期刊论文库 |
|
152 |
日本 |
长崎大学学术研究资料库 |
|
166 |
香港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
167 |
日本 |
金泽大学图书馆学术典藏 |
|
169 |
台湾 |
台湾交通大学学术集成 |
|
180 |
香港 |
香港科技大学机构知识库 |
|
188 |
日本 |
熊本大学学术典藏 |
|
195 |
日本 |
日本东北大学学术典藏 |
|
201 |
日本 |
名古屋大学学术典藏 |
|
207 |
印度 |
印度国会医学典藏 |
|
225 |
印度 |
印度统计研究所文献研究和培训中心 |
|
227 |
日本 |
静冈大学学术典藏 |
|
230 |
台湾 |
台湾科技大学机构典藏 |
|
234 |
日本 |
信州大学学术机构库 |
|
244 |
印度 |
印度全国海洋研究所数字典藏服务 |
|
249 |
日本 |
大阪教育大学机构典藏库 |
下面,结合两大开放存取数据库(openDOAR和ROAR)提供的数据,估计一下目前我国高校机构库的建设情况。
根据openDOAR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33个机构知识库[5]。其中中国内地有27个,香港5个,澳门一个。但是,内地27个机构库中,高校建设的机构库只有2个: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库。
ROAR(www.roar.eprints.org)提供的数据则显示,目前中国有80个机构库,其中香港有两个,而内地高校机构库有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库和北京科技大学机构知识库4个。
openDOAR收录台湾机构知识库56个,ROAR收录74个。
考虑到国外机构对我国大学机构库的把握也许不完整(尤其是在机构库只有中文界面的情况下),笔者又通过大学网站访问和向大学图书馆专业人员进行咨询的方式了解了985高校机构库建设的一些情况,按照建库先后时间排列,如下表所示。
表2-1 内地“985工程”高校机构库(或准机构库)建设情况
序号 |
单位名称 |
建设情况 |
1 |
浙江大学 |
http://zuir.zju.edu.cn/irdp/common/index.action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http://125.71.228.100:8088/jspui/ |
3 |
厦门大学 |
http://dspace.xmu.edu.cn/dspace/ |
4 |
大连理工大学 |
http://202.118.72.26/jspui/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http://202.112.175.70/tpi_3/sysasp/share/login.asp?sysid=17(部分对外开放)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http://lib.ustc.edu.cn/2009/view.php?aid=500 |
7 |
中山大学 |
资源仅供校内同学使用 |
上表中序号1至4的高校是有属于自己的机构知识库的,并且支持校外IP访问,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构知识库。另外浙江大学也在牵头进行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6],其项目资源部分向社会开放。序号5-7这三所高校可以算是建设了“准机构库”,其部分资源供外部访问。但是要阅读全文就要学校的口令或者在学校的IP号段内。另外一些高校只是集中了一些资源,提供了一些开放存取的链接,但算不上机构库。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情况比较接近这种类型。北京大学的机构知识库还在建设中。复旦大学目前没有任何类似于机构库的链接可以提供。985高校中,目前建有机构库的仅4家,占 985高校数的10.3%。
985高校之外,只发现北京科技大学[7]、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8]和福建师范大学[9]拥有自己的机构知识库或是类似的OA仓储平台。因此,根据笔者统计,我国拥有机构知识库的高校总共只有7个,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可忽略不计。
日本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表现是在亚洲领先的。其表现无疑是得益于日本国立情报研究所(NII)的努力。NII自2003开始就大力推进日本的机构知识库的发展,2006年起更是将IR的建设变得更为系统化,更有组织性。
根据openDOAR,日本总共有135个机构知识库(实际上总共有137个,其中两个是短期大学机构知识库,也就是专科学校,不属于文章统计范畴),其中大学建设的机构知识库是128个。根据ROAR,日本总共有145个机构知识库,其中大学建设的机构库是121个。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10]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5月19日,日本共有普通本科高校780所,建有机构库的占15.5%。
印度高校的建库状况也不差,但科研院所的表现明显好于高校。2006年印度总理曾在班加罗尔发表演说,鼓励推进开发存取在印度的发展。
根据openDOAR,印度总共有54个机构知识库,其中大学建设的机构知识库是15个。根据ROAR,印度总共有90个机构知识库,其中大学建设的机构库是15个。根印度ministry of HRD[11]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10月,印度共有高校436所,则印度建有机构库的大学占大学总数的3.4%。
我国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983所。其中985工程院校有39所,211工程院校112所。台湾教育部[12]数据显示截至1999年,台湾共有大学148所。根据日本、印度两国的数据计算出了各国的机构库数量以及高校机构库的占有率。
表3-1 中、印、日高校拥有机构库的比例
中国内地 |
日本 |
印度 |
中国985 | |
dRate(%) |
0.10 |
16.41 |
3.44 |
2.56 |
rRate(%) |
0.20 |
15.51 |
3.44 |
5.13 |
其中“中国985”是指985工程的高校中拥有机构库的比例。为了公平起见,选取的都是机构库目录提供的数据。其中“dRate”指的是根据openDOAR计算出的占有率,“rRate”是根据ROAR计算出的占有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高校机构库在数量上就显得实力不足,和日本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我国机构库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根据openDOAR的数据,内地机构库7.7%是来自于高校的建设。根据ROAR,内地只有5%左右的机构库由高校建设。
在openDOAR收录的台湾地区的56个机构库中,54个是由高校建设而成的;ROAR收录的74机构库则有67个是由高校建设的。而香港的机构知识库只有一个不是高校建设的[13]。不难看出,就大中华地区来说,内地的表现依然相形见绌。
根据ROAR的记录,在中国内地所有的机构库里目前记录数排名第一的是2006年注册的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记录数为16944条。与记录数排名第一的西班牙文化部机构库Hispana[14]的2600798条记录相差了150多倍。与最活跃的美国PubMed Central[15]机构库的2208681条记录相差了130倍。而内地其他高校机构库记录数都排在了名单的最后。
下图为厦门大学学术仓库与日本记录数最多的机构库T2R2 (Tokyo Tech Research Repository)[16]以及印度记录数最多的机构库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17]的对比。
图3-1 文献累积量对比
所谓累积记录活跃度,是以上一年中存入记录数较低“低”(1-9)、“中等水平”(10-99)或较“高”(100+)的天数来计算,是衡量机构库的活跃度的一个指标。
下图对比了中国、日本和印度活跃度最强的三个机构库以及全球活跃度排名第一的美国PubMed Central的情况。
图3-2 累积记录活跃度[18]
从上面这个面积图可以看出,当三种活跃程度的权重一样时,我国活跃度最高的机构库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机构知识库依然与其他几个机构库有较大差距。至于高校机构库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则更加显著。
机构知识库在我国的建设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要以高校或高校图书馆牵头建设,更是难上加难。2011年一年内,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所建设的机构知识库像雨后春笋般接二连三地在两大机构库目录中完成了注册。相比之下高校机构库却没什么动静。一方面制约于高校本身的条件,在建设维护和执行方面的问题不用说,单是收集该校的学术资源并进行整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也是研究机构领先于高校的一个原因所在。但是在日本,高校却成为了机构库建设和发展的主力,这表明高校是可以发挥优势,并有所突破的。
当机构库建设成功,后期的维护和提高运行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或者说一个机构库的公开开放才是机构库工作真正的开始。这对于高校来说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了。开放存取的优点和给学术界带来的深远意义谁都看得到。正如文献贡献的博弈一样,机构库的建设本身就是一场博弈。
但是,如果政府管理部门能给予更大的扶持,帮助高校建立机构库,增加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相信会有更多资源和人力投入到开放存取运动中。那么,中国的高校机构库也一定能充分发挥在学术典藏和交流上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继海. 机构知识库: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领域[J].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2006(2):33-36
[2] 曾苏,马建霞,汤天波,韩珂. 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机构知识库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50-57
[3] 崔景昌,刘德洪. 开放获取文献分布及其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08(2):37-39
[4] http://www.mext.go.jp/
[5] http://www.education.nic.in/
[7] 徐刘靖.谁能为open access做贡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2):31-35
[8] 王亚凤,颜惠.开放存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IR版权涉及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1(5):
183-186
[9] 陈雨杏.日本共享知识库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1(1):25-30
[10]王艳霞,叶小梁.日本机构知识库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0 (应用版)(2):98-101
[11] 魏来,孟连生.印度的信息资源开放获取活动及启示.图书馆杂志[J].2006(9):61-63
[12] 肖希明,唐义. 国内外学术机构知识库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0(6):41-45
[13] 肖可以. 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10(6):
90-93
作者简介:
朱梦皎,女,1989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科学计量学
武夷山,男,1958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情报学、科技管理、科学计量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建设同经济实力、科技发展的关系暨期刊语言选择的历时性研究及其借鉴意义”(70973118)资助
[1] 以下或简称机构库
[2] 赵继海. 机构知识库: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领域[J].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6(2):33
[3] 曾苏,马建霞,汤天波,韩珂. 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机构知识库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50-57
[4]崔景昌,刘德洪. 开放获取文献分布及其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08(2):37-39
[5] 数据截至2012年5月19日
[6] http://www.cadal.cn/
[13] 根据openDOAR数据
[18] 数据来源:www.roar.eprints.or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5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