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能动型学习空间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7/8/23 10:23:43  浏览次数:7052次
分享到:

       空间再造运动是从阅览室向信息共享空间的演变开始的。后来,又从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到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5年4月于明尼阿波利斯举办的第12届全国大会的一个专题会议就是以此为主题的(http://current.ndl.go.jp/ca1603),这也许是最早提出从信息共享空间向学习共享空间转型的学术会议。信息共享空间已经有十年的历史,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是当时的一个热门话题。一般来说,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员为主体的,而学习共享空间是用户为主体的,它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式要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创造和自主学习转移,一是图书馆要从提供资料的场所向交流思想的场所转移。


        在学习共享空间中又演化出了一个概念,即“能动型学习”(Active Learning),它是一种问题导向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方式(http://current.ndl.go.jp/ca1804)。以前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教室为中心,通过建设能动型学习空间,图书馆为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场所。日本政府积极推进能动型学习。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的调查,日本一半以上的大学均已配置了学习共享空间,不仅图书馆有设置,而且还将“能动型学习”列入大学教学大纲之中(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daigaku/04052801/1361916.htm)。


        我国大学也有各类共享空间的设置,但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上还不是很理想。有调查表明,在我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图书馆中,除阅览区外的空间服务区比例最高的是武大,18.4%,平均仅12.7%(傅敏. 数字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比较研究.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41-45)。不用说一般大学了,连知名大学的图书馆仍是以阅览空间为主体的。


        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组织员工对我国国内大学进行研修考察,其中一项调查值得我们思考(http://t.cn/RCIGYiT)。在美国学习共享空间的一般做法是与其他系科合作,提供参考咨询、利用指导、技术支持等服务,而且学生可以享用包含写作中心、生涯指导等在内的学习支持服务。在我国某知名图书馆,虽然也有与其他系科合作的共享空间设置,但缺乏类似写作中心、生涯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对共享空间的利用不少,但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题咨询服务,而且图书馆也缺乏专题咨询服务的评价方法和专题馆员(主题馆员)选拔标准。


       该调查建议要开展学习支持服务,要点有三:一是共享空间要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二是适应用户的需求,三是专题咨询服务标准的明文化。我认为这是我国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共性的问题,值得思考和借鉴。


作者/吴建中 上海市政府参事,iGroup信息服务授权发布

来源:iGroup信息服务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AwOTkyMw==&mid=2653363915&idx=1&sn=9cd3c677fdb5c3ac8acad6c3d62462b4&chksm=8b5b6a27bc2ce331a45675984f441975e95ec8400d51b29b2a1596660cc43abc93c48c377628&mpshare=1&scene=23&srcid=0823lfuSAZ0F1EQJB3B84Mxd#rd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